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简体版 繁体版  
 
首 页 区情概况 信息公开 政民互动 网上办事 对外开放频道 企业频道 旅游频道
首页-->信息公开-->政府工作报告
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
】作者:admin2  来源:建安区人民政府   时间:2013-03-26 11:44:26  浏览 人次

    

政 府 工 作 报 告

——2013年2月19日在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

许昌县人民政府县长 赵庚辰

各位代表:

现在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,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。

一、过去一年工作回顾

2012年,我县以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动力,紧紧围绕“富民强县”、建设幸福许昌县的宏伟目标,持续求进、拼搏奋进,圆满完成了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。国民经济快速增长。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99.7亿元,增长11.4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6.7亿元,增长22.9%,其中,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7.5亿元,增长24.1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.6亿元,增长16%。质量效益明显提升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.5亿元,增长26.1%,比计划高9.1个百分点,占GDP比重为3.26%,比2011年提高0.42个百分点;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.39亿元,增长23.3%;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2.8亿元,增长8.9%。人民生活持续改善。新增城镇就业1.13万人,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.37万人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390元、9825元。

一年来,我们突出抓了以下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:

(一)大力实施“6831”项目投资促进计划,项目带动,投资拉动,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。8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0.8亿元,其中,50个产业项目完成投资79.3亿元。远东传动轴扩能、柯尼达电子安防设备等7个项目竣工投产,天地和光能源一期、远博厚壁钢管投入试生产,瑞贝卡耐高温纤维材料、欣锐特车载电源变换器、奥莱尼亚服装工业园等41个项目有序推进,经济发展后劲日益增强。

(二)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,优化结构,壮大载体,工业经济主导地位更加突出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培育发展新兴产业,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“242”新型产业结构,即发制品、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,食品加工、纺织服装、精细化工、能源建材四大特色产业,新能源、电子电气两大新兴产业。积极实施尚集产业集聚区清潩河西工业园建设,不断提高张潘精细化工园区、城南商贸物流园区的承载力,3个集聚区建成面积14.5平方公里,入驻企业347家,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1.3亿元。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5.3亿元,增长17.1%;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5.4%,其中二产突破60%。

(三)大力实施“1622”城镇化工程,基础先行,城乡统筹,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有效发挥。以“三化”协调试验区建设为切入点,统筹推进新老城区、中心镇区、新型社区建设。21个城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亿元,19个建成投用,2个按年度计划正常推进。新城区昌盛路西延、镜水路南延等基础设施项目完工投用,文化中心、北海公园等项目扎实推进。老城区瑞贝卡大道综合改造、供水管网环通等9个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完成,居民供水不足问题得到明显改善。新元大道城区至鄢陵段17.7公里全线贯通,S237拓宽改造工程北半幅提前建成通车。五女店、灵井、张潘、陈曹等6个中心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。二郎庙、苗店、双楼张3个社区基本具备入住条件,孙村、柏杨、岗黄3个社区加紧建设。12个城中村累计建设安置用房130万平方米。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。

(四)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,打造亮点,培育特色,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牢固。高标准完成农业综合开发、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等任务。新增旱涝保收田1万亩,有效灌溉面积1.4万亩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1.8万亩,粮食总产67万吨,实现“九连增”,再获“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”称号。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,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9家,其中国家级1家,省级10家;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60家。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0.1万亩。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8.7万吨。初步培育了粮食、蔬菜(食用菌)、豆制品、畜牧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。改造提升农村公路60公里,改造危桥172延米,新解决6.9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,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。

(五)大力实施“6616”招商行动计划,借助外力,激活内力,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。新签约招商项目67个,签约金额178.4亿元,到位资金68.4亿元。实现出口4.92亿美元。完成许昌县等级面粉厂、豫中化工公司等5家单位的改制任务。理顺了产业集聚区、新元办事处、新许办事处管理体制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。恒天然牧业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成功挂牌,豪丰农机进入上市辅导期。自主创新体系更加完善。瑞贝卡、豪丰、远东3家企业成功组建院士工作站,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,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,新增国家驰名商标1个,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.3%。连续6次被评为“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”。

(六)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,改善民生,促进和谐,祥和安定的社会大局持续巩固。继续加大民生投入,全县财政民生支出15.9亿元,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4.3%。十项民生工程全部完成年度任务。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,新开工建设公租房405套,廉租房216套。不断强化社会保障,五保老人保障金按标准实行社会化发放,创建省级文明敬老院3所,市级6所;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60元,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500元。认真落实惠农政策,切实增加农民收入,完成3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建设任务。改善城乡生活环境,新建行政村邮站135个,农村超市12家,创建省级生态村2个,市级林业生态示范村5个。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新增有线电视、数字电视3500户;新建农家书屋47个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,改建中小学校舍27所,新建公办幼儿园6所。不断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,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290元,大病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15万元,基本药物在村卫生室实现零差率销售。深入开展双拥创建活动,国防动员与后备力量建设不断提高。人口计生、国土、环保、统计、民族宗教、人防、史志、地震、气象、档案和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。安全生产、信访稳定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工作进一步加强,保持了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。

(七)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,依法行政,科学施政,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。修订完善《县政府工作规则》,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更加健全。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,按时办结人大代表议案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。全面实施政府信息公开,积极受理群众来电来信和网民诉求。推进阳光政府,简化审批手续,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、高效服务。强化审计监督,对28个单位32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,对重点工程、重点领域实行全覆盖。规范建设程序,对工程招投标、政府采购、土地出让、产权交易等工作实行严格管理。推行公务人员行政问责制度,加大违纪案件查处力度,依法行政、务实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。

各位代表!过去一年,我们经受了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严峻考验,顶住了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的巨大压力,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。这是上级党委、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,是县人大、县政协积极支持的结果,是全县上下团结拼搏的结果,饱含了各位代表、委员的智慧和力量,凝聚了全县人民的心血和汗水。在此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,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工人、农民、知识分子、干部、驻县部队、武警官兵,向全体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离退休老同志,向关心、支持许昌县发展的各界人士、客商朋友,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!

在总结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。经济总量不大,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然不高,服务业发展较慢,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;城镇化水平较低;财政增收压力较大;机关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,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;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。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,警醒而为,采取有力措施,切实加以解决。

二、2013年工作总体要求

今年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实施《中原经济区规划》的开局之年,是实施“十二五”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,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,也是我县大有作为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机遇之年。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:深入学习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、省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紧紧围绕“富民强县”目标,按照“大开放、求突破、重持续、惠民众”的总体要求,以开放招商统领全县发展大局,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工作重心,以膨胀经济总量为主攻方向,着力调整经济结构,着力转变发展方式,着力优化发展环境,着力改善民生民本,持续求进,好中求快,奋力开创“四化”同步、“三化”协调发展新局面,迈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步伐。

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生产总值增长10%,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7%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%,进出口总额增长12%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%,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.3‰以内,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,节能减排完成市定目标。

实现上述目标,必须按照“大开放、求突破、重持续、惠民众”的总体要求,坚持做到以下五点:

一是坚持执政为民惠民众。把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牢牢把握持续求进、好中求快主基调,持续科学发展的意识、思路、举措、进程,持续务实发展的趋势、态势、气势,快速提升县域经济实力,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发展的现实受益者。二是坚持科学规划谋发展。发挥规划引领作用,牢牢把握全县生产力布局规划,着力解决产业怎么布、项目哪里摆、摆什么项目、向哪里着力等问题。全县生产力总体布局是:“一城一轴一环两带三区”。“一城”即新城区这一发展核心;“一轴”即将新元大道逐步打造成东接鄢陵、西联禹州的“三化”协调综合发展轴;“一环”即沿中原路—南外环—西外环—农大路,融入市区、服务市区、借力市区,打造以大商贸、大物流和生态休闲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环;“两带”即中原路沿线承接产业转移带和县道X007(桂村—灵井—椹涧)沿线能源建材产业带;“三区”即东部以农业产业化集群为主导的新型现代农业示范区、西部的工业发展区和城南商贸物流区。三是坚持开放招商带全局。把开放招商作为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和“一招应多变”的重要举措,贯穿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,持续实施开放招商战略,以开放促总量扩张,以开放促结构调整,以开放促质量提升,以开放增动力活力。四是坚持统筹运作求突破。立足当前,着眼长远,以关键突破带动整体,以破解瓶颈活跃全局,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、系统性、有效性,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,力争在招商引资上实现“一举求多效”,在新型城镇化上实现“一发动全身”,在优化环境上实现“一优带百通”。五是坚持务实重干转作风。坚持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,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,提高务实发展能力,强化务实发展责任,恪守务实发展品格,讲实话、干实事、求实效,凝神聚力、合力攻坚,持续提升务实许昌县形象。

三、2013年重点工作

围绕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,今年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:

(一)深入实施开放招商战略,增添科学发展新活力。把开放招商作为当前发展的增长点、未来发展的着力点、转型发展的突破口、改善民生的硬举措,大力实施“121”大招商计划,全年签约招商项目100个以上,签约资金200亿元以上,实际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。突出专业化集群式招商。坚持县乡联动,突出长三角、珠三角、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发达地区,借助企业商会,围绕“242”产业结构开展专业化集群式招商。更加注重龙头基地型、技术创新型、服务中心型项目的引进和签约项目落实,做到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并重,不断提升产业层次;引进龙头企业和配套中小企业并重,逐步形成企业雁阵效应。产业集聚区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、带动能力强的项目,乡镇工业园重点引进质优、效好的项目,社区居民创业园重点引进带动居民就业、促进居民增收的项目,全面提高招商质量。强化小分队专业招商。加强招商队伍建设,打造懂招商、能招商、素质高、责任强的专业小分队,领导率先垂范,扎根选定区域,挖掘项目资源,提高招商实效。突出企业的招商主体作用,激励企业兴业富县,依托企业开展经济技术交流和横向合作,实现以商招商。健全激励机制,重奖招商引资有功企业,重用招商引资有功人员,问责招商工作不力单位和个人。逐步形成以领导为核心,以小分队为先锋,以企业为主力,上下联动、全民参与的举县开放招商格局。完善配套服务体系。加强各类产业载体建设,全面提升产业配套能力。建立招商引资信息处理和受理服务中心、联审联批中心、投诉权益保护中心,构建“三位一体”的招商引资全程服务平台。完善招商引资咨询评估、工作推进、效能问责等机制,从根本上提升承载力、吸引力、竞争力。扩大对外开放领域。继续加大服务业、社会事业、基础设施等领域开放力度,着力构建深层次、宽领域的开放新格局。继续挖掘企业潜力,优化出口结构,扩大出口规模,确保对外贸易稳定增长。

(二)强力推进项目建设,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。大力实施“1215”投资促进计划,全年计划安排重点项目120个以上,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。加大投入力度。突出抓好远东等速传动轴等47个重点工业项目,完成年度投资60.4亿元;新元大道西延等39个重点城建项目,完成年度投资50.5亿元;中原国际农产品物流基地等24个重点现代服务业项目,完成年度投资32.3亿元;粮食增产工程等8个现代农业项目,完成年度投资3.9亿元;文化中心、新城区实验高中等6个重点社会事业项目,完成年度投资5.6亿元。加快项目推进。健全完善项目推进机制,跟踪项目搞好协调和服务,创造条件破解各类建设难题,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,四个季度项目开工率分别达到60%、80%、90%、100%,投资强度达到或超过时序进度要求。加强谋划储备。科学谋划一批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合,与我县经济发展相适应,能够提振信心的大、优、特、新项目,力争更多项目进入省、市计划的“盘子”,争取更多政策性资金和土地指标支持。搞好项目储备,积极创造条件,力争相对成熟的项目早日开工建设,确保新开工项目、续建项目和前期运作项目总数保持在200个以上。

(三)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,开拓城乡一体发展新局面。着力构建“1196”新型城镇化体系,逐步形成三级支撑、互补共进、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。加快建设新城区。按照“强化中心、南联北接、东进西拓”的发展思路,发挥中心城区龙头带动作用,推进重点区域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,着力抓好文化中心、北海公园、新城区实验高中等项目和特色商业区建设,高标准打造“汉韵新城”。实施新元大道城区段西延工程,打开向西发展通道,拓展新城区发展空间,带动西部乡镇发展。改善提升老城区。加大旧城改造力度,实施恒通路等道路管网建设,持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。开工建设纺织品加工园、金三角卡地亚广场等项目,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宜业城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。统筹发展中心镇。按照“规划先行、依法依规、产业为基、就业为本”原则,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,推进五女店、灵井、张潘等3个中心镇建设,打造“一中心五组团”重要节点。统筹推动陈曹、榆林、椹涧、桂村、艾庄、蒋李集等6个中心镇建设,在全县形成竞相发展、节点联动的共振效应。稳妥推进新社区。扎实搞好苗店、二郎庙、双楼张3个社区后续配套及居民创业园建设,发挥示范带动作用。加快孙村、柏杨、岗黄3个社区建设,确保居民创业园年内启动。进一步完善其它新型农村社区规划,条件成熟时同步实施社区和居民创业园建设。着力破解12个在建城中村建设难题,在安置拆迁上取得新进展。提升城市管理水平。强化精细化管理,坚持堵疏结合,深入开展农贸市场、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行动,切实解决疑难、易反弹问题,为创建文明城打好基础。加强规划管理,严格规划执行,对私搭乱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,突出城市规划区、国省道干线、新元大道、张古路等重点区域,加大巡控、查处和拆除力度,维护公平有序的建设环境。

(四)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,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。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培育内生动力并举,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集聚集群发展,不断提高终端、高端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,进一步提升竞争力,确保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122亿元以上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94.6亿元。加快工业转型升级。以精深加工、技术改造为重点,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,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由单一制造型向制造服务综合型转变。科学引导发制品、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继续按照集群发展理念,延链补链,拉伸长度,年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亿元以上;持续膨胀精细化工、食品加工、纺织服装、能源建材四大特色产业经济总量,增加厚度,年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;不断壮大新能源、电子电气两大新兴产业规模,拓展宽度,年内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亿元。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。以大商贸、大物流和生态休闲产业为主导,促进集聚,打造品牌,带动服务业发展提速、水平提升、比重提高。开工建设中原国际农产品物流基地、天明生态园等项目。巩固优秀金融生态县建设成果,培育金融市场,积极发展投资、融资、证券、保险等现代金融业,年内争取1—2家市区金融分支机构或外埠金融机构入驻新城区。推动企业创新发展。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,努力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、有行业话语权、带动力强、支撑作用明显的创新型龙头企业。支持企业依托博士、院士科研工作站和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力开展自主创新,力争年内新增1—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2—3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。加快豪丰农机上市申报工作,培育豫辰化工、天和农业等上市后备企业。坚持抓大不放小,用足用好国家政策,支持实体经济发展,推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做优,年内小巨人企业达到17家以上。加强产业载体建设。按照全县生产力总体布局和“四集一转”要求,全面提升产业载体的功能作用。加快完善尚集产业集聚区东拓区“三规一评”,拉开路网框架,同步开工新上项目;切实做好西拓区建设前期工作,力争年内启动。继续完善张潘精细化工园区基础配套建设,紧盯美洛华医药、华洋绝缘材料等项目入驻,壮大园区经济总量,力争早日进入省级产业集聚区“盘子”。积极实施特色商业区建设。支持城南商贸物流园区申报省级特色专业园区。加快乡镇工业园和居民创业园基础设施建设,为项目入驻创造条件。

(五)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,提升农业发展新水平。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,抓好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,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。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。认真落实粮食直补、粮食收购等各项惠农政策,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,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51万亩以上,全年粮食总产67万吨以上。按照“稳定面积、主攻单产、整合资金、集中使用”原则,加大农技推广力度,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,切实抓好“百千万”高标准粮田规划建设和高产创建活动,合力打造以陈曹为中心的20万亩高产农业示范区,新建高标准粮田7万亩。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。以华龙、天和、世纪香、质源、恒天然、金卡特等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龙头,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,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,抓住中原国际农产品物流基地建设契机,重点培育粮食、蔬菜(食用菌)、豆制品、畜牧养殖4个专业化、产业化集群。年内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;优质小麦深加工能力达到72万吨,销售收入24亿元以上;豆制品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,销售收入25亿元以上;优质蔬菜、食用菌销售收入8.6亿元以上;肉类总产量9万吨以上。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。重点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、农业综合开发、千亿斤粮食增产、土地整理等项目,统筹推进机、电、水、路、林等生产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,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。全年农机总动力达到81万千瓦;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1万亩,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,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;加快福泉水源工程建设,全力打造西部烟叶“金色产业带”,确保烟叶税3000万元以上。

(六)持续创优发展环境,打造跨越发展新优势。牢固树立“人人都是发展环境”理念,加强政府服务体系建设,提升公共服务水平,着力打造企业服务高地、项目投资洼地。营造亲商安商环境。把优化环境贯穿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过程,着力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,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;严厉打击阻工扰工、强买强卖等违法行为,营造公正严明的法治环境;提高政府公信力,落实各项既定政策,营造有诺必践的诚信环境。健全要素保障机制。完善土地供给机制,加大盘活土地资源和征收出让力度,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。完善资金保障机制,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与管理,建立重点项目推进基金,加大金融部门支持力度,力争全年新增银行贷款20亿元以上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。坚持分类指导、一企一策,深化企事业单位改革,着力破解职工安置、资产处置等难题,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,确保完成市、县确定的改革改制任务。统筹推进教育、文化、卫生等领域改革,不断增强发展活力、动力。

(七)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,迈出建设美丽许昌县新步伐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“三化”协调发展全过程,着力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。加强林业生态建设。坚持规划引领、政府主导、市场运作,围绕生态建设总体规划,高标准完成城区、廊道、园林等生态绿化任务,培育三产发展载体,实现生态建设与三产融合发展,打造生态休闲产业集聚区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。认真执行环境保护“三同时”制度,逐步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。严格项目准入,淘汰落后产能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,加强环境监管,提高环境质量。扎实推进清潩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,深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治理。强化资源能源节约。实施节能改造,推广节能产品,发展节能环保产业。积极倡导“低碳生活”,加强公共机构等公共领域节能工作,推进绿色发展、循环发展、低碳发展。

(八)统筹发展社会事业,确保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。按照“守住底线、突出重点、完善制度、引导舆论”的要求,持续加大民生投入,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。扎实办好“十项民生工程”。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。新增城镇就业8700人,失业和困难人员再就业3150人,新增转移就业9500人。二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。新增企业养老保险参保2100人,新增城镇医疗保险参保380人;继续实行优抚对象、五保老人保障金社会化发放,城乡低保实行动态管理,确保应保必保;着力落实临时救助政策,及时实行社会救助;实施敬老院温暖工程,首批配套安装8所敬老院取暖设施。三是继续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。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000套,及时足额发放廉租住房补贴,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。四是提高城乡教育水平。落实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、困难学生资助政策;新建、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所,县区小学1所。五是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%;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340元,继续落实大病住院报销15万元封顶线标准。六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。完成4716场数字电影放映和210场“舞台艺术送农民”演出任务;新增有线电视、数字电视5000户;认真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,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,完成1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。七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。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;新解决3000人的脱贫问题;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40家。八是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。新改造提升农村公路72公里、桥梁100延米,新解决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。九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。完成省定农村改厕任务,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%;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%以上,乡镇无公害处理率达到70%以上。十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安全。实施“天眼工程”建设,不断提高重点区域和重要部位的监控覆盖率;加强食品药品、道路交通、畜产品安全监管,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发展。加强国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。做好人口计生工作。大力支持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工作,高度重视民族、宗教、侨务和残疾人事业。统筹做好人事、统计、审计、监察、物价、档案、人防、地震、气象、地方史志等各项工作,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。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,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、利益协调、权益保障渠道,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,扎实做好信访工作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突出交通运输、消防、危险化学品、烟花爆竹、食品卫生等行业和领域,强化安全生产监管,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。深入开展安全许昌县创建活动,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,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

四、提高政府工作水平推动务实发展

严格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、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,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,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,更好地为全县人民群众服务。

(一)依法行政,科学决策。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,履行职责,规范行为,自觉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调节经济运行、管理社会事务。加强公务员普法教育,提高依法执政能力。引导公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,履行法定义务,依法维护权益。进一步完善依法决策、科学决策、民主决策机制,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。

作为人民的政府,我们一定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、决定,自觉接受法律和工作监督,主动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,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,广泛听取民主党派、无党派人士、人民团体意见,虚心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,让人民更有效监督政府,使政府更好服务人民,努力建设让人民信赖的政府。

(二)求真务实,勤政高效。认真开展以“为民、务实、清廉”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大力弘扬清新简约、务本责实、团结奋进之风。坚持求真务实,改进调研方式,轻车简从,简化接待,多到群众需要的地方,帮助解决问题;改进文风会风,减少检查评比,力戒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真正把精力用到谋发展、抓落实上。厉行勤俭节约,反对铺张浪费,严控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,狠抓各项工作落实,确保令行禁止、政令畅通。加强政府绩效管理,强化行政效能考核与问责,严肃追究失职、渎职、不作为、乱作为行为,努力建设让人民拥护的政府。

(三)规范行为,廉洁从政。深入推进教育、制度、监督、惩处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,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。切实履行一岗双责,严格遵守《廉政准则》和国家法律法规,从源头上、制度上规范行政行为。加大纠风力度,坚决惩治腐败,维护社会公平正义,提高政府公信力。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制约,支持监察、审计、财政部门依法履行监督职责。加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,继续做到凡离必审。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、各类投资项目的资金审计,确保实现全覆盖,做到各项工作在阳光下运行,努力建设让人民放心的政府。

(四)心系群众,为民发展。牢固树立群众观念,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。坚持问政于民、问计于民、问需于民,办好顺民意、解民忧、惠民生的实事。对改革、发展等事关瓶颈破解的问题,突破定势,大胆作为。对安全生产、社会治安等事关和谐稳定的问题,居安思危,未雨绸缪。对就业、就学、就医、住房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,创造条件,倾力解决。强化服务基层、服务企业、服务群众意识,把政府工作重点放在基层,着力为基层和群众多办实事、多做好事,努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政府。

各位代表!在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实施《中原经济区规划》的开局之年,我们踏上了新的历史征程。面对发展新形势、人民新期待,我们深感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!让我们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,继往开来,砥砺奋进,务实重干,乘势而上,奋力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,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!


 
网站导航 中国政府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 许昌市人民政府  
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 
主办: 建安区人民政府     协办: 许昌县联通公司
豫ICP备05001362号     (建议使用1024*768分辨率  ie6.0版本以上浏览器)

豫公网安备 411023020001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