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简体版 繁体版  
 
首 页 许昌县情 政务公开 政民互动 网上办事 对外开放频道 企业频道 旅游频道   天气预报
首页-->政务公开-->政府工作报告
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
】作者:admin2  来源:许昌县人民政府   时间:2011-02-14 15:37:48  浏览 人次

    

政 府 工 作 报 告

——2011212在县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

许昌县人民政府县长  王民生

各位代表:

    现在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,向大会作工作报告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。

一、2010年及“十一五”工作回顾

    2010年,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,县政府在上级党委、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,在县人大、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克难攻坚,扎实工作,胜利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。

    ——经济持续较快增长。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63.3亿元,同比增长12%;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.02亿元,增长20.5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.2亿元,增长21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.7亿元,增长19.9%;实现出口3亿美元,增长13%

    ——项目建设扎实有效。1611投资促进计划顺利推进,瑞贝卡化纤发丝、创业大道东西延、实验学校等27个重大项目建成投用。全县在建项目达到104个,带动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。

    ——发展方式加快转变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1亿元,增长23%。三个重点产业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.5亿元,利税突破18亿元。四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190亿元,利税20亿元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.3%。二、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5%,同比提高1.1个百分点。

    ——城乡面貌明显改观。新区建设日新月异,春秋路、桃园路等920公里的道路按期竣工,武店、邓庄等社区改造积极推进,生态绿化任务超额完成,各项服务功能日益完善。“四城同创”深入开展,专项治理不断深入,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。 

    ——“三农”基础持续巩固。粮食总产65.4万吨,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。现代农业发展得到温家宝总理充分肯定。农村基础条件不断改善,新改建农村公路75公里,新建户用沼气10002口,新解决4.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。下寨移民安置任务如期完成。

    ——人民生活持续改善。新增城镇就业9185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%。成功争取全国“新农保”试点。成功解决公务员市县同城工资待遇问题。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20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6840元,分别增长10.6%7.8%。教育、文化、卫生等社会事业的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。

    ——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扎实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,积极化解社会矛盾,妥善处置突发事件,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。高度重视安全生产,严厉打击违法犯罪,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,公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。

    2010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,标志着“十一五”的精彩收官。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看,“十一五”期间,全县经济实现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、固定资产投资等6项主要指标的翻番,在发展质量、增长方式等5个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。可以说,过去的五年,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发展最快、城乡面貌变化最大、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,也是我们团结拼搏,砥砺奋进,为“十二五”奠定坚实基础的五年。

    五年来,我们倾注精力,主要抓了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:

    (一)全力以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。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,主动适应宏观调控,不断创新发展措施,全县经济连续5年保持较快增长。“十一五”末,生产总值是“十五”末的1.7倍,年均增长13%;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“十五”末的2倍,年均增长15%,其中税收比2005年增长了281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“十五”末的2.9倍,年均增长23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“十五”末的2.8倍,年均增长22.6%;出口创汇是“十五”末的2.4倍,年均增长19.1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“十五”末的2.4倍,年均增长19%

    (二)坚持不懈抓好三项重点工作。始终坚持以三项重点带全局,确保经济健康平稳运行。以项目建设扩大投资需求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全县共实施各类建设项目532个,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8个,5000万元—亿元项目55个,1000万元—5000万元项目239个,尤其是借力“416项目推进计划和“1611投资促进计划,在全县掀起了一轮又一轮项目建设高潮,充分发挥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。以园区建设促产业集聚。按照“三规合一”、“四集一转”基本要求,完善规划布局,加强基础建设,促进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。许昌精细化工园区框架逐步拉大,许昌商贸物流园区列入全市优先发展规划,尚集产业集聚区晋升为省级产业集聚区。“十一五”末,三个园区共建成面积11.1平方公里,入驻规模以上企业87家,带动了7.45万人就业。以招商引资破解资金瓶颈。创新招商方式,提高招商实效,五年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386个,累计完成引资157.2亿元,年均增长13%   

(三)积极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。坚持不以牺牲粮食、资源和环境为代价,壮大二产、培育三产,经济结构持续优化。工业经济增势强劲。“十一五”末,全县工业用电量达到6.3亿千瓦时,年均增长20.3%;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98亿元,年均增长17%。瑞贝卡、远东传动轴等骨干企业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。档发加工、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、轻纺化工、农副产品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37%,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四大产业为支柱、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补充的新型产业体系。自主创新不断加快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全县共组建博士后流动站2家、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23家、创建中国名牌3个、国家免检1个、省级名牌7个、省优质产品18个、中国驰名商标1个、省著名商标18个,名优产品和著名商标总数在全市名列前茅,连续5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。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。依托许昌商贸物流园和新老城区开发,商贸、物流、房地产等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蓬勃发展。“十一五”末,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:65.6:19.4,二三产业的比重比“十五”末提高6.5个百分点。

    (四)凝心聚力开发建设新区。2006年以来,坚持举全县之力加快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设,成功实现推进区建设由“许昌战略”上升为“河南战略”。去年14日,省委常委会研究通过许昌新区规划建设方案,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,其中我县164平方公里,占91%。五年间,累计完成投资17.6亿元,建设道路29条,通车里程86公里,在新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路网框架。实验学校、护理学校、镜湖花园小区一期等相继建成投用,兴业大厦、公检法业务用房建设等加快推进,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稳步实施,生态宜居特色不断显现,新区各项服务功能日趋完善,不仅结束了有县无城历史,打造了新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更为我们加快发展、跨越发展搭建了宽阔平台。

    (五)不遗余力提升“三农”工作水平。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,农业基础地位日益巩固,农村发展形势良好。农业结构不断优化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,粮食种植面积连年稳定在146万亩以上,3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。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,共发展农业龙头企业26家,其中省级10家,市级15家,质源、今麦郎等龙头企业的加工增值能力显著提高。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,全县规模养殖场(户)达到2453个,养殖小区52个,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%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。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明显,共改造中低产田18.8万亩,打配机井5533眼,增加旱涝保收面积11.8万亩,连续4年荣获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。五年来,新改建农村公路618公里,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719公里。共建设户用沼气4.8万口,解决14.94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。新增4个省级优美小城镇和5个省级生态文明村。林木覆盖率达到27.7%。姬家营、下寨移民安置任务圆满完成。

    (六)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。坚持深化改革,扩大开放,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。着力推进各项改革。不断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,累计完成32家企事业单位的改制工作。积极推动企业股改上市,瑞贝卡去年成功增发股票4631万股,募集资金5.65亿元;远东传动轴于去年518日在深交所成功上市,共发行股票4700万股,募集资金12.5亿元,成为我县第二家上市企业;飞达纸业于去年1112日在河南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成功挂牌。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,新组建投融资公司4家,企业担保公司3家,融资能力显著增强。交通、城建等建管领域改革和教育、文化、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取得新的进展。大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。五年来,新批准设立外资企业5家,增资扩股2家,实际利用外资6000多万美元,年均增长24.8%;利用省外资金63亿元,年均增长21.5%;累计实现出口接近10亿美元,出口总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、全市首位。

    (七)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,五年来,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达到21.9亿元,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49.6%。大力开展创业就业,新增城镇就业7.3万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.4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%以内。着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,共完成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4.7万平方米,城乡养老、医疗等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,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,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攻坚,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。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,“文化惠民工程”深入实施,成功承办省第20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,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100%。统筹推进医疗卫生事业,县、乡、村三级医疗体系不断健全,新农合标准提高到150元,参合率达到92.4%。扎实开展“四城同创”,累计投资31.6亿元,完成城建重点项目127个,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。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,公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普遍提升。不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,成功实现创省优目标。土地、环保、统计、广播电视、民族宗教、人防、史志、地震、气象、档案、双拥、民兵预备役及残疾人事业取得新的成绩。安全生产、群众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深入,先后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、信访工作先进县和食品安全示范县,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。

    (八)持之以恒推动政府职能转变。大兴务本责实之风,扎实推进“五个坚持、两转两提”,干部作风明显转变,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。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行政审批事项由510项缩减到138项,精简率达73%,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。始终坚持依法行政,认真落实《行政许可法》,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,有效拓展了社情民意反映渠道。认真执行“一岗双责”,深入贯彻《廉政准则》,不断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,廉洁从政能力进一步增强。

各位代表!经过五年的真抓实干,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,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是上级党委、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,是县人大、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,更是全县人民团结一心、艰苦奋斗的结果。在此,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,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,向各位代表和政协委员,向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和无党派爱国人士,向驻县人民解放军、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,向所有关心支持许昌县发展的各界人士,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!

   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,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,那就是:必须始终坚持以“三化”协调为路径,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;必须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,着力膨胀经济总量、优化产业结构;必须始终坚持以新区建设为重点,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;必须始终坚持以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为突破,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;必须始终坚持以优化发展环境为保障,着力打造形象更好、效率更高、服务更优的发展平台;必须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,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。这些经验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长期坚持。

   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的看到,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,主要表现在: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,一产比重过大,三产发展相对滞后,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为紧迫;城镇化水平偏低,产城融合步伐缓慢;资源、环境约束日益加剧,保持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难度增加;建设任务繁重,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;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,维护稳定任务较为艰巨等。对此,我们一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,认真加以解决。

二、“十二五”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

    “十二五”时期,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、实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。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: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坚持“四个重在”实践要领,按照“新区带动、‘三化’协调、‘四快两优’、富民强县”的总体思路,以科学发展为主题,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,以项目建设为抓手,坚持走以新型城镇化引领“三化”协调发展的路子,着力改革开放,着力创新创业,着力改善民生,努力打造“四区三基地”,实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跨越发展。

    “十二五”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:GDP年均增长12%,到“十二五”末力争达到300亿元;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%,到“十二五”末实现翻番,达到8亿元以上,力争达到10亿元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00亿元,年均增长17%;城镇化率年均提高2.8个百分点,到“十二五”末力争达到50%以上;二、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,达到90%以上;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市定目标。

实现上述奋斗目标,要把握好以下6个方面:

(一)牢牢把握科学发展、跨越发展这一主题。围绕“富民强县”目标,坚持发展第一要义,加强经济运行的调节调控,做到速度与质量效益并重,投资拉动与扩大消费、增加出口并重,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,着力保持跨越发展的基本态势,确保“十二五”期间生产总值、固定资产投资、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及城镇化率提升速度快于全市平均水平,经济发展质量、生态环境质量优于全市平均水平。

    (二)牢牢把握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。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持续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,力争中原电气谷创建国家级工业化产业示范园区,尚集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先进行列,许昌精细化工园区晋升为省级园区。围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,巩固提升商贸物流业,培育发展房地产业,积极谋划高成长性服务业,不断提高三产占国民经济的比重。围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,强化节能降耗,发展循环经济、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,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。

    (三)牢牢把握“三化协调”这一基本路径。大力实施“1466城镇化推进计划(即:突出新区中心、加快四区联动、实施六镇环绕、打造60个新型社区),确保“十二五”末,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0%以上。大力实施“2166产业提升工程(即:培育2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,10家产值超1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,60家产值超亿元的“小巨人”企业,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),巩固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。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,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,着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。

(四)牢牢把握新区建设这一重中之重。继续推进“三个集中、六个一体”,力争用5年努力,打造基础设施更加完善、城市功能更加配套、产业支撑更加有力、社会事业更加进步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、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明日新城。

(五)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活力源泉。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,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。以推动对外合作,扩大招商引资为重点,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。以提高研发能力,加快自主创新为重点,着力提升企业、产品的核心竞争力。

(六)牢牢把握改善民生这一根本要求。坚持以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立足点和出发点,每年为人民群众办一批实事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指数。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,搞好平安许昌县建设,确保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

《许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(草案)》及说明已印发大会,请各位代表一并审议。

三、2011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

    2011年是“十二五”的开局之年,做好全年的工作意义重大。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: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认真落实中央、省委、市委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坚持“四个重在”实践要领,按照“开好局、有作为、求突破”的总体要求,围绕“富民强县”这一目标,突出“新区建设、项目带动、调结构转方式、现代农业”四个重点,强化“民生、要素、组织”三个保障,努力促进经济跨越发展,促进社会和谐稳定。

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生产总值增长12%,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%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%,工业增加值增长15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%,外贸出口增长10%,直接利用外资增长22%,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,人口自然增长率、节能减排完成市定目标。

围绕上述目标任务,2011年重点抓好7个方面的工作:

   (一)更加注重项目带动,不断扩大投资需求

    保持投资较快增长。大力实施“16·12投资促进计划,围绕工业、农业及生态、三产及服务业、社会事业、基础设施、城中村改造等6个领域,安排160个千万元以上重大项目,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0亿元以上,持续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。

   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。着力抓好1210亿元以上项目、155亿元以上项目和60个亿元以上项目。工业方面,加快推进天地和光能源二期等70个重点项目,完成年度投资57.4亿元。农业及生态方面,认真抓好南水北调调节湖等15个重点项目,完成年度投资3.3亿元。基础设施方面,扎实推进创业大道东延等20个重点项目,完成年度投资12.2亿元。城中村改造方面,集中精力落实好李桥等25个社区建设,完成年度投资19.3亿元。社会事业方面,突出抓好农大分校等11个重点项目,完成年度投资8.6亿元。三产及服务业方面,加快实施世界之都等20个重点项目,完成年度投资26.9亿元。    

    优化项目建设环境。认真落实联审联批、县级领导分包、部门负责、督促检查等行之有效的推进机制,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的资金、土地及环境容量需求,从严惩处影响项目施工的违法乱纪问题,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。认真研究、准确把握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,超前谋划、包装一批项目,尽可能地纳入省、市计划盘子,争取上级政策、资金和土地支持。

    (二)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,着力优化经济结构

    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。按照产业集聚区“两年提升推进计划”,认真落实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措施,加快推进“三规合一”、“四集一转”。尚集产业集聚区重点抓好机械加工园、档发加工园、新兴产业园等“园中园”建设,争取全年完成营业收入120亿元以上;许昌精细化工园区重点抓好污水处理厂、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,增强承载能力,力争全年营业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;许昌商贸物流园区重点抓好“三规一评”及基础建设,提升整体形象,做大主导产业,力争全年营业收入达到40亿元以上。持续加快河街豆制品循环经济园、蒋李集汽车玻璃加工园、灵井能源循环经济园等特色园区的发展步伐,服务好中原电气谷建设,全面提升集聚区建设水平。

    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。大力发展现代工业。加快推进“2166产业提升工程,扎实做好大企业集团、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工作,努力推动档发加工、汽车及零部件制造、食品加工、轻纺化工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。加快实施风电装备制造、天地和光能源、电子电器产业园等项目,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。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。坚持以优化结构、提高质量、增加就业为目标,以市场化、产业化为方向,培育商贸物流、生态旅游、房地产等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,促进三产快速发展。

加快自主创新步伐。加强重大科技专项和企业研发平台建设,年内新增3--5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、2家高新技术企业,创建2个省级名牌产品、6个省著名商标,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%以上。争取瑞贝卡、豪丰农机等国家级博士后流动站尽快投入使用,远东转动轴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取得明显进展。      

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。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、“一票否决制”,确保完成市定节能减排任务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实现清洁生产和技术降碳。认真落实环境准入机制,杜绝“两高”和产能过剩行业单纯扩大产能或新上项目。坚决控制污染排放,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,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。严格控制和有效治理空气污染,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。

   (三)更加注重城乡统筹,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

    坚定不移搞好新区建设。按照“四区一基地”的功能定位和“大发展、上水平、做示范、求实效”的总体要求,继续举全县之力、集全县之智加快新区建设步伐。坚持规划引领。扎实做好县行政中心、中央商务区、综合服务区、产业集聚区及京珠高速以东、京广铁路以西“一心三区两翼”的规划编制工作,确保高标准规划、高水准建设、高层次开发。突出基础先行。重点抓好创业大道东延、桃李路、平安大道等道路建设,逐步拉大城市框架。继续完善水、电、气、暖等配套设施,不断满足日益扩大的行政办公和生产生活需要。狠抓功能配套。加快推进新区医院、农大分校等项目,尽快规划建设示范性高中和幼儿园,全面开工建设文化中心。争取上半年启动创业大道两侧的综合开发,努力打造中央商务区和总部经济。搞好社区改造。坚持规划先行、就业为本、群众自愿、量力而行原则,加快尚集镇区、丈地新城的改造进度,早日开工建设张庄、小黄桥等社区,全面掀起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热潮。强化环境保障。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,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途径,建立健全土地整治、集约节约用地和监督管理三项土地开发利用机制,保障发展用地需求。加快生态建设步伐,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治理,着力打造生态宜居新城。增强服务意识,狠抓工作执行,形成齐心协力建设新区的强大合力。严厉打击私搭乱建、恶意阻工等违法乱纪问题,确保各项建设有序进行。

    加快完善现代城镇体系。深入推进“1466城镇化推进计划,加快老城区、五女店、灵井、张潘等重点镇区的开发建设,形成与新区建设呼应联动的良好局面;加快椹涧、桂村、蒋李集、艾庄、榆林、陈曹等6个乡镇的打造,建设个性鲜明的小城镇;加快社会保障、就业培训等各项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,努力打造60个新型社区,逐步形成县城区、中心镇区、新型农村社区3个层次互促共进的现代城镇体系。

    努力提升城市建管水平。高标准实施好积水点改造、污水管网、农贸市场、垃圾处理等城建重点项目,深入开展交通秩序、环境卫生、私搭乱建等专项整治,不断巩固“四城同创”成果,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。持续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、管理手段数字化、城市夜景灯饰化,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。

    (四)更加注重“三农”工作,加快发展现代农业

    稳定发展粮食生产。围绕全省粮食核心区建设,深入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,大力推进“良种”工程建设,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。不折不扣落实粮食收购、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,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。大力开展农业综合开发,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高产田巩固提升,力争全年粮食总产达到66万吨以上。

   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。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,不断优化小麦、玉米、大豆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,力争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以上,蔬菜、烟叶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5万亩、3.5万亩。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,改造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,努力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。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,年内力争流转土地28万亩以上,新培育5家市级龙头企业、1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。

    扎实搞好新农村建设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,年内新增户用沼气7000口,新解决农村居民安全饮水5万人,新改建农村公路50公里,改建危桥60延米。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,新发展节水灌溉2万亩,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.5万亩。坚持因地制宜、分步实施原则,积极稳妥地推进29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、62个村容村貌试点村的提升工作。提高林业生态建设质量,重点抓好新区、高速高铁沿线、生态廊道、村镇绿化和大田林网建设,确保完成6.6万亩的林业生态建设任务。加快移民新村建设,确保完成朱山、金营两村的移民安置任务。

   (五)更加注重改革开放,增强经济发展活力

    着力深化各项改革。坚持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、稳定职工生活为重点,大力引进战略合作伙伴,确保完成兴昌供水公司、双丰化工公司等8家企事业单位的改革改制;以推动企业股改上市为重点,加强指导,搞好服务,力争列入上市后备梯队的东方化工、豪丰农机等企业的上市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;以规范提升融资平台、破解资金瓶颈为重点,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;以提高保障水平、增强发展活力为重点,扎实推进城建、交通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等建管领域和社会事业改革,不断开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、活力源泉。

    努力提高招商实效。立足于构建现代工业体系、城镇体系、自主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体系,大力实施“5611大招商行动计划,围绕园区、产业、企业、项目和重点区域5个方面,重点推介60个招商引资项目,突出抓好1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招商项目,力争全年实现引资100亿元。坚持政府引导、企业主体,创新方式方法,抓好跟踪问效,切实提高合同履约率、项目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。进一步健全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,落实奖惩办法,努力营造领导带头、班子齐抓、群众参与的招商引资氛围。

    不断提升开放水平。加快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等领域的开放步伐,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、民间资金参与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,努力形成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。抢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,用好许昌新区和产业集聚区等建设平台,大规模、高层次、宽领域地承接产业转移。加强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,优化出口结构,巩固出口优势,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,确保出口总量在省、市保持先进位次。

    (六)更加注重增收节支,提高财政保障能力

    强化税收征管。严格执行发票管理办法,规范税收秩序,强化税收稽查,切实做到以票控税。加强对重点税源的分析监测,提高征管实效,确保主体税种稳定增长。坚持抓大不放小,进一步加大对契税、耕地占用税及房地产开发中各种税费的征收力度,严防跑冒滴漏,做到既不征过头税,又应收尽收。

    优化支出结构。坚持“三保”原则,一保工资津贴发放,二保机关正常运转,三保重点支出、刚性支出和民生工程支出,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,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、发展上。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,加大对财政投资各项工程建设资金的评审、拨付和审计力度,坚持财政资金运行到哪里,审计就跟进到哪里,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。

做好金融工作。强化服务,创造条件,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。深化银企合作,落实奖励办法,引导金融部门创新服务理念,改进服务方式,不断加大对重点企业、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放力度,支持地方经济健康发展。

(七)更加注重民生民本,促进社会和谐进步

   办好十项民生工程。一是扩大创业就业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,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,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.2万人,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00人,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。二是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。搞好廉租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,逐步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。三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。做好“新农保”试点工作;扩大城镇职工、居民医保覆盖面;完善城乡低保制度,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0元,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10元;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,年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300元,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0元;完成8所敬老院的升级达标。四是切实促进农民增收脱贫。落实国家粮油收购、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政策;实施好“家电下乡”活动;加快推进整村扶贫开发。五是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。加强农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;完成市定电子连锁超市建设任务,建成3个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农村超市旗舰店、11个农村标准超市、100个行政村村邮站;深化新区户籍制度改革,加快新区农民“农转非”进程。六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。继续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;建成100个农家书屋,完成4824场农村电影放映任务,新增有线电视3500户。七是优先发展教育。完成第一批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,落实“两免一补”政策,推进职业教育攻坚,争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。八是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。抓好标准化村卫生室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的改造提升,构建更加完善的医疗体系,新农合参合率提高到96%以上。九是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。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卫设施建设,巩固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成果,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。十是着力维护公共安全。加强食品、畜产品质量监管,深化药品安全专项整治,巩固食品安全县创建成果。

  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。加强土地宏观调控与管理,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并略有节余。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,稳定低生育水平,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。加强国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,支持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工作,重视民族、宗教、侨务和残疾人事业。统筹做好人事、统计、审计、监察、物价、档案、人防、气象、地方史志等各项工作,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。    

  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。健全安全防范长效机制,加大能源矿山、交通运输、危化企业、食品药品等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力度,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,畅通群众诉求渠道,着力化解社会矛盾。推进平安许昌县建设,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,增强群众安全感,营造更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。

四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

    实现开好局、有作为、求突破,关键在于坚持“三具两基一抓手”,以领导方式转变带动发展方式转变,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。

(一)增强宗旨意识,推进为民执政。深怀爱民之心,恪守为民之责,善谋富民之策,多办利民之事,解决好柴米油盐酱醋茶、衣食住行教医保等民生问题。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,做到问计于民、问政于民、问需于民,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。扩大政务公开范围,完善110应急联动系统,畅通为民服务快速通道。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,继续开展争做“人民满意的公务员”活动。

    (二)坚持按章理事,推进依法行政。牢记党和人民重托,在其位、谋其政、尽其责,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,为各类发展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,维护社会公平正义。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履职履责,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、决定,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,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,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。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行为,推进严格执法、文明执法、公正执法。

    (三)坚持求真务实,推进高效施政。坚决克服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尊重规律,科学决策,努力做到不走错路、少走弯路。完善考核评价机制,树立正确的政绩观,少提口号、多干实事,说到做到,说好做好。强化行政问责,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、乱作为,确保政令畅通。倡导清新简约之风,精简会议文件,严控评比检查,出实招、求实效,努力推动工作落实。

    (四)注重惩防并举,推进廉洁从政。按照标本兼治,注重预防的原则,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。稳步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。依法推进政务公开,加强政府采购管理,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,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、公开化,从源头上预防腐败。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,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,着力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。

各位代表!
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实现争先进位、跨越发展,是时代赋于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,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对我们的殷切期盼。让我们在中共许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,围绕目标、砥砺奋进、埋头苦干、开拓创新,为实现“十二五”宏伟蓝图、建设更加幸福美好的许昌县而努力奋斗!


 
网站导航  
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 
主办: 许昌县人民政府     协办: 许昌县联通公司
豫ICP备05001362号     (建议使用1024*768分辨率  ie6.0版本以上浏览器)